“妈妈下班很晚,我和爸爸去接她”“我会为妈妈做家务,让妈妈休息会儿”……3月30日,110组一二年级的阅读家庭,来到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,参加小星星公益阅读《亲爱的小熊》共读活动。
来自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吴锡老师,围绕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、自己对父母和朋友的爱为主线,与共读家庭一起“捉一场爱的迷藏”。
“以前我在家里不会夸奖爸爸妈妈,倒是爸爸妈妈经常夸奖我。”孔一鸣来自北仑区绍成小学,也是宁波晚报·现代金报的小记者。共读现场他勇敢地走上舞台,向现场200多人夸奖自己的爸爸。“爸爸妈妈有很多优点,辅导我学习、关心我。吴老师教会了我怎么去夸奖他们,以后在家我要多多尝试。”
“周一好好陪我玩, 周二好好陪我玩,周三妈妈做早饭,周四妈妈做早饭,周五好好赚钱。”
在分享妈妈的爱藏在哪里时,镇海区实验小学的小记者王佳乐上台读完自己的记录,立刻引起了台下一片善意的笑声。“为什么妈妈好好赚钱很重要?”面对吴锡老师的提问,王佳乐悄悄告诉她:“因为可以买食材做早饭。”
那么,小朋友的爱又藏在哪里呢?小朋友纷纷晒出自己的答案。“母亲节到了,我给妈妈画了一幅画”“我陪妈妈打乒乓球”“妈妈下班回家,我就给妈妈抱一下”孩子们单纯可爱的回答,让他们身旁的妈妈红了眼睛。
夸爸爸妈妈,夸朋友,夸自己。简单的问题,熟悉的描述对象,孩子们踊跃举手参与互动,让整场阅读课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“一二年级的学生,正处于绘本向章回体小说阅读的过渡期。”吴锡老师介绍,本次共读书目《亲爱的小熊》,就是一本典型的过渡期阅读书。这种书的特征,就是绘画只占四到五成,文字描述占比逐渐增多。“这个阶段的孩子,在亲子阅读中不是简单的你读给我听,而是需要游戏,在互动中增加孩子对阅读的理解。”
本次参与共读活动的家庭,既有通过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公开招募的家庭,也有来自宁波晚报·现代金报小记者家庭。
“真是没想到,来参加亲子阅读第二课的家庭占比这么高。”“小星星儿童阅读”公益项目发起人李朝霞说,原本他们按照往常经验准备了70余张闭环打卡证书,没想到完全不够。
据悉,本次活动是由宁波市阅读学会牵头的阅读共同体发起,旨在融合媒体、图书馆、中小学校等多方资源,合力推进以“阅读+媒体”为牵引的青少年系列读写课程,探索“大阅读”背景下的多场景阅读样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