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
活动风采

首页 资讯 活动风采

不偷懒、想问题!祝京旭院士向宁波学子讲创新
时间:2024-07-31 浏览次数:780

学习的目的究竟何在?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之人?7月30日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(暂名)校长特别顾问,加拿大皇家科学院、国家工程院、工程研究院三院院士祝京旭,开启“院士开讲啦”第七期课堂,为宁波学子带来《学习与创新的和弦——科学家的终极追求》的报告。400多位中小学生在宁波大学图书馆现场聆听,活动同步在线上平台直播。

“院士开讲啦”是宁波市教育局为学子们特别打造的一档科学阅读与分享类栏目。借助院士资源,为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、滋养青少年远大理想、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奠定基础。此前已有六位院士,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科学素养、宇宙、物理等方面的讲座。

20天高考复习考入清华

年龄最小却是班长

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,那时祝京旭正读高一,11月初,2位老师建议他去参加高考。报名之后,仅有20天的复习时间,没想到一举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工系。

三年半时间,他就完成了硕博连读。28岁,他进入当时世界十强的荷兰壳牌公司,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。

可以说,祝京旭是个妥妥的“学霸”。20天考上清华的秘诀是什么呢?这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密不可分。

祝京旭表示,这一“速成”背后,实则源于他对数理化三门核心学科的深度理解与高效掌握,高二每学期的每门科目各用3天时间进行集中冲刺。

祝京旭通过具体的故事,告诉同学们真正的学习在于学以致用,不能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公式,更要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,深刻把握知识的核心与真谛。

在大学期间,祝京旭虽然是全班年纪最小的一个,但学习成绩总能稳居班级第一,证明了年龄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。除此之外,祝京旭当时还担任班长一职,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,其所在清华大学“化七二班”成为全国优秀班级。

如何创新并学以致用?

他说“不偷懒,想问题”

提高手电筒的使用寿命、利用手机扫描文件功能、掌握红烧肉的烧制……祝京旭将理论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,指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——万事万物都需要明白事理,方能做到灵活应对、进而实现创新。

祝京旭在固体颗粒流体方面有多项专利,他以颗粒学中的“固体颗粒的流感化”为例,“粘性很强的颗粒粘在壁上而无法达成移动的目的,我们移动不了颗粒,但可以把器皿颠倒过来。”在“颠倒思维”的启发下,解决了实际问题,生动诠释了面对难题时的创新思维与灵活应对之道。

在“固体颗粒的流态化”理论基础上,祝京旭团队发明创造了“旋转式固体流化床”,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,比如在药物作用速率、安眠药的药效、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的高效作用。

“不能偷懒,要想问题!”祝京旭勉励同学们,想要创新,就要保持好奇心,头脑清醒,时刻不忘初心,看透问题实质,理清工作目标,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功夫去研究实践。

科学家的终极追求

关心社会、解决实际问题

祝京旭的讲座从知识、能力、智慧与良知四个维度,向同学们阐明了“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”。

“关心社会、解决实际问题,是科学家的终极追求。”谈及学习的目的与初衷,祝京旭表示,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,学者要有真本事、接地气,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社会,才能对社会有贡献。

谈及对职业的选择,祝京旭强调要“对得起社会,对得起人类,也要对得起自己”。从业要用心钻研,能够做到一通百通,职业的选择已经是次要的了;选择职业要明白自己、顺应性格,才能加快发展;要对得起社会,做到对社会有担当。如果不明确自己的方向,祝京旭建议“先从手头做起”,兴趣是可以培养的,当手头上的事熟悉了、习惯了,或许就喜欢了。

互动环节,讲座现场的氛围积极热烈。在座同学们对“学习发展”问题展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与热情,纷纷举手提问,祝京旭热情地和学生交流。

来自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的一位同学表示自己想做工程师,“祝院士,从前有什么工程类的书籍对您启发很大,可以推荐小学生阅读的吗?”

祝京旭笑着回答:“脚踏实地学习工程类专业内容的同时,我会推荐你去看看‘工程史’。做学问要顺应时代的发展,探究历史发展的轨迹,能够帮助预测未来。比如当下,电车逐渐取代油车,ChatGPT兴起,20年前能预料者,现在就是最大的赢家。洞悉科技时代发展的方向,学好历史才能顺应发展。”

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新六年级的一位学生提问道:“我平时成绩很稳定,复习也很认真,老师对我也很认可。但是有几次期末考试没考好,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调节我的心理落差吗?”

祝京旭表示,每个学生都渴望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,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肯定。他举了一个有趣的小例子向同学们说明,当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致力于提升自我、努力学习时,班级的平均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。遇到这种情况,孩子们需要调整好心态,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自己的成绩进行评估。祝京旭还鼓励孩子们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,并坚持追求自己的热爱。

一位同学问:“是什么力量推动您不断地探索?”祝京旭回答说:“好玩!”他告诉同学们,好奇心是最好的驱动力,要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。